-
20
2020-09
历史长河流淌着人类与疾病对抗的血泪。上古时代巫医以祭祀手段企图消灭恶劣卫生环境以及资源匮乏带来的传染病肆虐和营养不良,时至今日,文明的启示似乎也并不足以削减疾病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物质富足、医疗水平上升,一切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伴随着人口的爆发和微生物进化。现代医学中,肥胖等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亚健康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越来越成为真正威胁人类的洪水猛兽,悄无声息的给身体带来无法逆转的伤害,高脂血症就是这样的隐形杀手。血管一线牵,珍惜这段缘:什么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就是血浆中甘油三酯(TG)或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性、渐进式、覆盖全身的,血脂异常最明显的就是导致了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硬化狭窄,甚至堵塞破裂,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除此之外,还会引起脂肪肝、胰腺炎、糖尿病、AS固缩肾、眼底出血、黄色瘤、脂肪瘤、跛行等等多种疾病。多数人都是在出现心脑血管病、胰腺炎等相关疾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高脂血症,并且当作是一种疾病看待。通常人们称其为血脂升高而非病症,对检查单上的身体变化并未给予重视。正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疾病性质,潜移默化的造成了多种严重并发症。血管一线牵,珍惜这段缘,不管是走心还是走肾,甚至走肝走脑走胰腺,其实高脂血症都能做的到,在并发疾病这方面实在是“品质保证,良心见证”。烟酒油糖一时爽,得病直奔火葬场:我得了高脂血症吗?如果您是40岁以上中年男性或绝经期后女性,恰巧您喜欢常年窝在沙发里吃高热量高脂肪饮食,没事还抽根烟喝点小酒的肥胖人士;又或者您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出现皮肤黄色瘤或是有相关家族病史,那么您就是容易受到高脂血症进犯的危险人群!高脂血症的病因包括高脂高热量饮食、吸烟、酗酒、压力、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家族遗传,还有部分人可能由于疾病和激素等药物应用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凡是有危险因素都应当就医化验检查,就医前至少2周应当保持习惯饮食、不饮酒、避免服用影响血脂的药物等以免影响结果,禁食12小时后抽空腹血送检。通常情况下TG≥2.3mmol/L、TC≥6.2mmol/L、LDL-C≥4.1mmol/L以及HDL-C≤1mmol/L中只要符合一项以上就可以诊断血脂异常。虽然化验单上有参考值,但病人并不能根据参考值自行判断,对于已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种观念尤其危险。因为参考值只适用于一般人,而根据年龄病史等风险因素,部分患者血脂应当较一般人控制的更为严格,所以还是需要专科医师把关。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当就诊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科等与自身疾病有关的科室进行检查,或就诊营养科进行减重等营养治疗、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今天你不控制血脂,明天血脂控制你:血脂高了咋办呀!?首先高血脂症应当引起重视,但绝对不应当引起恐慌。只要发现血脂异常,就有办法应对。在没有引起相关并发症时控制得当能避免疾病发生发展,有相关疾病出现后,调控血脂更是阻止疾病进一步加重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调节主要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其中对于有基础疾病的高血脂要首先治疗原发病,血脂调节以药物结合饮食运动等为主。根据患者血脂异常的风险评估及血脂异常特征给予不同的药物或多种药物结合治疗,临床上常见阿托伐他汀等以降低胆固醇为主的他汀类药物和非诺贝特等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的贝特类药物。调脂药物的服用必须经临床医师专业指导,切不可盲目服用。生活方式干预是药物干预的基础,是基本所有高血脂或有高血脂倾向的患者都应当做到的干预手段。可以说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模式和运动行为就可以达到预防效果,降低患病和恶化风险。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结构平衡,拒绝高脂高热量的同时也不能完全素食,应当按照饮食金字塔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类营养素,避免营养不良,同时结合自身情况与医生咨询进行适当调整,制定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饮食计划,严格限制饮酒,彻底戒烟,适当运动,调整作息,保持心态平和。高脂血症既是容易引起多种严重疾病的基础,也是相对容易干预的疾病。如果变化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就能够有效的预防疾病发展,为什么要熬到吃药住院呢?攒病如赌博,不仅赔钱还陪命;修身养性就是为自己提前准备了一份保险,降低患病风险和资金投入,回馈健康人生。(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参考文献:[1]内科学[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61-864[2]Alan Jacobsen,Nazir Savji,Roger S.Blumenthal,et al. Hypertriglyceridemia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2018 AHA/ACC Guideline.ACC.Jan11,2019.编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究生 迟卉 发稿:贾佳
-
20
2020-09
一、认识骨质疏松症1.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特征为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2.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l原发性:绝经后、老年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l继发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疾病、肾脏疾病、营养性疾病)、药物(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双能X线骨密度(DXA)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二、骨质疏松症与营养的关系1.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2.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1)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推荐成人蛋白质每日摄入量为55-65g,并每天摄入牛奶300 ml 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充足日照: 建议上午11: 00 到下午3: 00间,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晒15 ~30 min ( 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 ,每周两次,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 的合成,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规律运动: 运动可改善机体敏捷性、力量、姿势及平衡等,减少跌倒风险,还有助于增加骨密度。适合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包括负重运动及抗阻运动,推荐规律的负重及肌肉力量练习,其他抗阻运动及行走、慢跑、太极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始新的运动训练前应咨询临床医生,进行相关评估。¶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础措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的成人,每日钙摄入量为800 mg ,维生素D为10µg(400IU);≥50 岁人群,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1200mg,维生素D为10-15µg(400-600IU)。而我们的实际钙摄入量一般在400 mg,与推荐摄入量相差400-600 mg。如饮食摄入不能满足需求量,则建议补充骨健康制剂(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如沙丁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A、D强化奶可有效控制维生素D缺乏症。阳光照射有助于皮下合成维生素D。6、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哪些?饮食+运动+阳光+防跌倒◆ 预防骨质疏松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更是年轻人的事情◆ 适度运动,多晒太阳◆ 均衡饮食,注意富含蛋白质、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忌烟、酒。◆ 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定期检查◆ 防止跌倒及各种意外伤害作者简介:芦建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中心营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临床营养质控中心秘书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
-
20
2020-09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健康梦,也是中国梦”发展目标,十九大具体化了“建设健康中国”蓝图,把人民的健康,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而健康又是小康的基础!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做一个健康的民族,必须大力发展营养和食品安全学科、科研和国民科普宣教,大力发展营养健康产业。对个人来说,应做到健康在我心中,关键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吃动平衡,控制体重!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改善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每年全国医院接诊高达70多亿人次(每年人均看病买药5次多)。由于膳食不合理、营养和运动失衡,以超重和肥胖引发的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及骨关节疾病等在我国流行并在逐年增高,成为死亡、减少寿命、降低自信、降低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及增加家庭和社会医疗负担的第一因素。 导致肥胖的原因较多,如遗传因素、代谢紊乱、使用药物、 工作紧张和压力,心理和性格因素,如不好动和懒惰,以及摄入过多的高糖、高油食品,但肥胖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即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简言之,吃得多,劳动和运动少。 肥胖的评价方法较多,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评价指标。 肥胖度增加,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指数级增长: 我国是超重和肥胖增长率最快的国家,不同年龄段人群都有爆炸式增长的趋势,肥胖是各种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基础或诱因,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极大,必须控制和管理体重,健康需要经营! 肥胖相关疾病与风险: BMI每增加5个单位,18种癌症风险相应升高: 肥胖的心理和社会效应: 体态臃肿、易使人变懒惰、遭受他人歧视;缺乏自信,导致性格内向甚至会引起自闭症;行动不便,易遭受外伤(车祸、扭伤、骨折等);影响求职、升职、交友、婚姻等,影响收入。大幅增加医疗开支。 吃动平衡,控制体重 导致肥胖的原因较多,如遗传因素、代谢紊乱、使用药物、 工作紧张和压力,心理和性格因素,如不好动和懒惰,以及 摄入过多的高糖、高油食品,但肥胖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即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简言之,吃得多,劳动和运动少。 控制肥胖的方案也较多,最基本的原则是,管住嘴,迈开腿,即吃动平衡,并养成习惯;另外应注意减油减糖,增加高膳食纤维食物,如增加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 合理运动的好处: 增进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代谢率 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保持身体强健 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 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体重 改善脑功能,延缓认知能力下降 减肥、防止肌肉萎缩,预防控制糖尿病 调节心理平衡,减轻压力,改善睡眠 增强免疫力,减缓动脉硬化,延缓衰老 “实验室里的青春”工作组 雒帅 编辑 责任编辑:营养科学传播专家“老学生”
-
20
2020-09
-
20
2020-09
首先画一下重点,哪些食物属于“高蛋白的食物”?通常是指肉、蛋类、奶类及豆类。这些食物共同特点是提供“保质保量”的蛋白、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2及矿物质等。其次,“煮超过15分钟”——烹饪时长? “没有营养了”?——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我们对食物烹饪主要是为了对食物消毒、杀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变化改变食物性状(就是把食物变熟!);改善食物原有的感官性状,使食物产生令人愉悦的味道(变好闻好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食物卫生、色、香、味俱全、还要有“营养”!其实我们对“高蛋白”的食物的烹饪就是这样的过程:“煮”—加热过程会使蛋白质一系列变化如:蛋白质变性 其实这一变化提高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大提升!蛋白质的水解 这一变化会产生鲜味!就像熬汤时的香味。“煮”—加热可破坏食品中某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血红细胞凝集素,加热、尤其是加热20~30分钟时其可破坏这些有害物质,还能使蛋白的消化率大大提升。像咱们平时在家煮肉、炖排骨,煮15分钟都不一定能煮熟透,更别提“没有营养啦”!其实煮的时间再长一点,也不会造成蛋白质的损失!有研究显示,对鱼肉进行烹饪时,烹饪时间在30分钟左右,才能有效的保证鱼肉的营养价值。“煮”—加热过程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影响: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影响不大,高温油炸才会较严重破坏。维生素B2在普通的加热过程中也较为稳定。矿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性质大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最主要是溶于水中了,好的方法就是把汤汁也利用起来!参考文献:[1]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 胡雯.医疗膳食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 赵福振.烹饪营养与卫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程芬.烹饪火候控制及后处理对食品食用品质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5] 杨惠成,蓝梦哲,林柔玲等.烹饪时间对鱼肉中脂肪酸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8):6233-6240. 撰稿:阿丽玛发稿:鲁燕 刘雨佳
-
20
2020-09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详细内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_蒙汉双语宣传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