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2022-04
编者按: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平衡膳食八准则——核心推荐】准则一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核心推荐:● 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准则二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核心推荐:●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 000步。● 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准则三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核心推荐:● 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 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准则四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核心推荐:● 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 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g,蛋类300~350g,畜禽肉300~500g。● 少吃深加工肉制品。● 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 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准则五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核心推荐:●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反式脂肪酸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g。●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准则六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核心推荐:●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 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 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 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 500ml。● 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准则七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核心推荐:●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 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 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准则八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核心推荐:●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讲究卫生,从分餐公筷做起。●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做可持续食物系统发展的践行者。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
26
2022-04
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领导,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发布会现场自1989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我国已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并发布,在不同时期对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增强健康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近百位专家对膳食指南再次进行修订,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在对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健康状况变化做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营养科学原理和最新科学证据,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制止餐饮浪费等有关要求,形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发布仪式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张磊时一级巡视员、中国科协科普部信息化处刘俊处长、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吴敬副主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李宁主任、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钢强所长、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王济民副所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王梅研究员与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教授一起启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仪式。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教授发布解读报告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主要内容和修订意义进行了解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炼出了平衡膳食八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包含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以及9个特定人群指南。为方便百姓应用,还修订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科普版,帮助百姓做出有益健康的饮食选择和行为改变。同时还修订完成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和儿童平衡膳食算盘(2022)等可视化图形,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媒体提问中国营养学会杨月欣理事长、杨晓光副理事长、丁钢强副理事长、马冠生副理事长、常翠青副理事长代表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新华社记者提问座谈交流发布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还就指南修订的重要意义、新版指南的新变化,以及宣贯推广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一级巡视员张磊时、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梅、中国科协科普部信息化处处长刘俊进行了座谈交流。学会、协会代表接受赠书学会、协会代表接受赠书营养健康科普工作者接受赠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是近百名专家对营养和膳食问题的核心意见和科学共识,将为全体营养和健康教育工作者、健康传播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科学证据和资源,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启动仪式现场还举办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图书捐赠仪式。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会长陈永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王玲玲、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郭海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坚以及从事健康传播和教育的专家、媒体代表接受赠书,并纷纷表示做好组织动员,推动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全国宣贯推广和贯彻落实。 中国营养学会将通过官网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营养界”等平台发布新版膳食指南核心信息,并依托5月第三周的全民营养周等契机对新版指南作进一步解读。 本次发布会由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腾讯新闻、抖音五大平台同步直播,超过800万人在线参与了发布活动。来源:中国营养界公众号
-
24
2022-04
2022年4月22 日,内蒙古营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以线上结合线下形式顺利召开。会议由郭瑞芳理事长主持,学会监事会主席郭军、秘书长王红霞、副理事长杨缨、常务理事及理事等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第一项进行了《思政学习教育专题》培训会,学会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学会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郭瑞芳理事长强调了学会2022年的工作重点,围绕党建工作、科普宣传、会员发展、服务能力和学会建设五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持续为提升学会影响力、组织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断奋斗。闫鑫磊副秘书长做了关于《会员、理事会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汇报,详细介绍了学会工作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学会将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通力协作、发挥整体效能,为学会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王欢常务理事汇报了“注册营养师培训、科研及科普工作相关计划”,这也是学会一直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期更好地为学会青年工作者展示自我和发挥自我提供平台。全民营养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措施,为继续办好2022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由常务理事杨帆汇报《全民营养周活动计划》,理事会就主题活动方案、启动仪式、线上+线下传播活动形式及具体工作落实情况等进行讨论,同时倡议各团队积极配合准备、集思广益提出更多创意方案,争取将今年全民营养周活动办得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学会在科普宣传方面的影响力,再创佳绩。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闫鑫磊副秘书长和郭红桃理事分别提交了成立“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及“肠内肠外营养护理分会”的申请书,同时就分会成立背景、筹备工作进展及未来工作规划进行汇报。最后,学会各位理事针对营养食堂创建、学会制度制定、科普宣传及青年基金申请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次会议明确了学会2022年重点工作方向,同时讨论了即将到来的全民营养周工作计划,为营养周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撰稿:阿丽玛、白乌日娜、李燕审稿:郭瑞芳编辑:李敏校对:韩海峰
-
26
2022-04
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不断考验着医务工作者,刚过完元宵节,学会会员高钰青医师挥别6个月大的女儿小水花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抗疫。奋战1个月,满心期待即将结束隔离时,接到援助吉林省抗疫任务,高钰青医师再次义无反顾加入援吉医疗队。面对再次的分别,虽有不舍,但是作为医务人员的担当和使命让他勇往直前。到达长春市当晚即开始进入抗疫工作模式,随医疗队进驻第四方舱医院接收第一批患者。方舱医院主要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高钰青医师的主要工作是识别重症患者和可能发生病情演变的患者,同时要处理方舱内患者各种其他的医疗问题。2名医生和5名护士要管理600张床位,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高钰青医师任劳任怨,第一次进舱后奋战近12小时。尤其面对部分患者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他克服身体的疲惫与不适,不断地耐心对患者进行安抚和沟通,以保障诊疗的顺利开展。高钰青医师说刚开始进入方舱医院还是有些紧张和忐忑,但是看着一双双期盼和无助的眼神,作为医生他内心开始坚定,知道他义不容辞。他从不说苦不说累,表达的都是正能量,正如他社交平台描述的:“社会的关怀让我们感动,酒店人员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住宿和饮食,司机师傅不辞辛苦按时接送。还有来自家乡的感动—医院团委组织“守望相助、同心抗疫”志愿者服务,为我们解除后顾之忧。”为他解除后顾之忧、做他坚强后盾的还有水花妈妈,还在哺乳期也一直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韩海峰理事。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记录学会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及时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又主动承担起单位抗疫前线同事的后勤保障工作,夫妻同心在不同的战场聚力抗疫。危难时刻,就是有这样一群像高钰青医师一样的“逆行者”,也有像水花妈妈韩海峰一样默默付出的坚强后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可能错过小水花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站起来,但是他把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化作动力奉献在抗疫一线守护居民健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
26
2022-04
疫情当前,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学会理事马翠翠和师磊医师扛起 使命担当,勇往直前进入定点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重症监护室,为每一位重症患者提供个体化营养治疗。面对本轮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国家和自治区专家首次提出呼吸专业救治和营养支持为主的理念,因此患者的营养诊疗由以往的远程会诊转为实地营养治疗,这在内蒙古自治区是首次。两位此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重症患者的营养诊疗,重症患者常存在全身炎症反应,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同时由于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机械通气、胃肠道症状或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患者摄入不足、营养吸收不良,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对患者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是新冠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首次进仓马翠翠医师丝毫不敢怠慢,在最短时间了解重症患者病情及重症工作模式,制定缜密的营养诊疗计划。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建议》,完善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工具、制作24小时膳食与出入量统计表,做到第一时间准确评估每一位患者营养状况,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面对重症患者错综复杂的病情,马翠翠休息下来的第一时间就是思考营养诊疗中出现的难点及疑问,抓紧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出新冠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中关于能量供给、方案实施、耐受性评价及营养监测指标等重点问题的解决措施。她这种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能力,为后续的营养治疗奠定基础、拓宽思路。“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翠翠医师就是这般细致,却润物细无声般将营养与健康带给每位患者,把方便留给战友。师磊医师顺利接过“营”战疫情的接力棒,他总说“我是党员,就该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这次也是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加入重症患者救治团队。面对基础疾病较多的重症患者,每日认真查房、仔细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与团队医护合作密切、积极探讨患者病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旨在能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这是他第一次直面新冠病毒,但是比起紧张他脑中更多的是一种使命“不可辜负的生命之托”。尤其面对生命体征不稳的患者,每一步的营养治疗都特别谨慎,每一个方案都要和主管医生反复斟酌,希望能在患者各种生命支持指标的反馈下,帮助他们平稳度过每一天,但凡病情有一点点好转,都足以让他开心很久。营养是生命的源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我们要用营养治疗,保证每一位患者的能量及蛋白质代谢平衡,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纠正营养不良的状态。师磊医师深切地体会到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疗更像是工笔画,需精心刻画,营养治疗是其中重要的笔画,粗细间自有精妙。“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疫情就是命令,营养医师不甘落后,不负重托,他们是逆风而行的英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让内蒙古营养人坚定选择,坚韧品质和专业能力扛起患者的希望,让营养治疗作为基础治疗手段,共同“营”战疫情。附件:马翠翠医师工作笔记郭瑞芳理事长和同事为“逆行战士”送行撰稿:阿丽玛审稿:郭瑞芳编辑:李敏校对:韩海峰
-
01
2022-04
大家好,我是内蒙古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常务委员,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保健所病房的一名普通的医生。今天是我上“战场”的第40天,我的奋战还在持续……2022年刚过完元宵节疫情悄然而至,作为一名医生我义无反顾,冲向了抗击疫情的前线,第一批加入核酸采样队伍开始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后因救治任务需要,被抽调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三科,专门收治管控区患者(黄码、红码)。病区患者均为急危重症,需要我们精心的救治,每日穿戴防护服进病区进行查房诊治工作,有时可能需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病人最多时候到满床,平均2-3天就周转。在感染科工作的20多天里,一直按医院规定实行闭环管理,没回过家,没见过孩子、爱人,思念只能通过视频沟通。我爱人也是一名医生,在呼市第一医院眼科上班,他值班的时候,儿子(8岁,二年级)一个人在家上网课,他很懂事,可以热饭、照顾自己,也可以很好地把功课完成,我和他爸爸很放心。虽然我们在一线工作很忙、很辛苦,但是很欣慰家人理解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我们将初心付诸于行动,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担当。2022年3月13日去感染三科上班的路上,天气晴朗、心情舒展,因为呼市连续几天零增长了,内心雀跃着"过几天就可以回家了"。夜间11点,我身穿防护服在病区里接到同事的电话:"下了班,不论几点立刻给医务科回电话"。凌晨12点,我脱了防护服,回电话得知要去吉林支援,我再次义无反顾的接受任务,做完出行前检查已是凌晨3点,因为闭环管理,不能回家收拾行李,就把出来前的行李打包,休息了3小时,返回医院踏上去吉林的飞机。 到了吉林,情况很严峻,方舱刚开始运行困难多多,但是我们都克服了,目前我所在的方舱内已收治600余人,看到患者病情的好转,是我最开心的事,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期待疫情早日过去,吉林加油!我们期待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勃……王海峰2022年3月31日撰稿:王海峰审稿:郭瑞芳编辑:李敏校对:阿丽玛、韩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