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营养学会向战疫新冠一线的会员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守望相助 用“最美逆行”诠释初心使命
(点击图片看视频)
内蒙古营养学会会员苏丹,是呼市疾控中心理化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原本这个年,苏丹打算好好陪陪家人。年迈的父母千里迢迢过来一起过团圆年,没想到本该万家团圆、阖家欢聚的时刻,迎来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蔓延,家中父亲第一个表态,“咱们家几代都是党员,现在正是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作为党员你要先上。”苏丹也深知这是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了家人的支持,她内心充满了无限能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主动请缨勇敢逆行,加入流调队站在了抗击疫情前线。
如果说流行病学调查是战争中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敌人”的关键,流调队员就是前沿阵地的“侦察兵”。苏丹所在的流调组派驻到新城区去督导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深入社区卫生院、居民小区,督导协助基层人员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管控;入驻到集中隔离点直接参与对密接人员、湖北返呼人员和其他人员的管控工作;调查曾参加年会的聚集性群体的健康状况;全面、准确地记录信息,快速、严谨地分析信息,为指挥部快速提供精准的数据。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时间赛跑。
新城区查出两例确诊病例,涉及的密切接触者超过两百人,防控任务十分繁重。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只要牢牢守住这个阵地,就会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他们多次进入新城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个社区,对300多个管控人员一一核查,及时指出社区管控名单上的疏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切实把监督挺在疫情防控一线。
协助基层开展密接人员体温记录、网格化管理,对隔离和解除隔离工作、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工作、密接解除人员的随访人员名单、消杀工作等一一进行核实,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环节。一个“流”程下来,经常腰酸背痛、四肢乏力,有时忙的顾不上吃饭,困了只能在椅子上歇一歇。
督导组人员为了加强监督,不间断地打电话抽查密接人员的身体情况、管控情况。苏丹发现有一批密接人员都是饭店服务员,二十岁上下,因为年纪轻,防范意识不够。社区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反馈说这几个年轻人极其不配合,每次打电话都不愿意接,即使给他们下达了隔离通知书,还存在串宿舍的情况。苏丹打通了两名年轻人的电话进行了解,其中一名是蒙古族姑娘,因为都是蒙古族,更好沟通。苏丹耐心地关心她的身体情况,询问有没有发热咳嗽现象,胃肠道是否有不适,刚开始对方有些不耐烦,但是通过耐心的疏导,对方加强了防范意识,明白为自己为他人的健康应该积极配合卫生院和社区的工作。抽查的另一名男生,沟通后发现他没有体温计,苏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卫生院给他送去了体温计。
有一件很巧的事情是苏丹在核实密接人员名单时发现一个熟人的名字,拨通了电话发现果真是自己的老同学,原来是因为乘坐确诊者的出租车成为了密接人员。苏丹在电话里安顿好老同学,不必恐慌,越是困难时刻,越需要团结一致,抱着必胜的决心,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苏丹还接到过一位密接人员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说她女儿被集中隔离到红山口了,那里条件差,孩子怕冷,想尽快接孩子回家。同为人母,苏丹非常理解她的担忧,在电话里安慰她,给她宽心,告诉她“集中隔离区会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工作人员会每日送饭、测体温、送生活必需品,要相信集中隔离是科学合理的,能最大限度保护您的女儿以及他人的安全”。这位母亲的担忧明显少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还有很多,红山口集中隔离地的负责人,因为隔离人员反映暖气不够热,便连夜修理好锅炉;因为隔离人员受冻想喝红糖姜茶,他们给每位隔离人员熬了姜茶。
正月十五元宵节,督导组要统计新城区所有密接管控人员的网格员信息,几百名管控人员的网格员,统计起来并不容易,苏丹和同事们一遍遍的打电话查询核实,度过了忙碌而充实的元宵节。
自从疫情战役打响之后,苏丹将5岁的女儿托付给了她的父母照料,孩子参加的内蒙古春晚节目也没能到现场观看。她深知亏欠孩子和家人很多,在亲情与大爱之间,舍小家顾大家,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付出和理解。
本以为年幼的女儿什么都不懂,可是妈妈的辛苦孩子看在眼里,暖心的小娃娃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把自己爱喝的牛奶装进妈妈的工作服里,然后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明天到了山上记得喝”。孩子还骄傲地说:“妈妈的工作是打败病毒,保护大家!”。
正是由于这样一群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为全市人民铸就了一道道防疫屏障,呼和浩特市的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这也是疾控人工作的意义所在。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用“最美逆行”诠释自己的初心使命。相信在这些最美逆行者的不懈辛劳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将会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天肯定会早早地到来!
作为疾控人,从疫情指挥部到流调队员、检验人员、消毒人员,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在隔离衣下负重工作,连续作战,为了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了每个家庭的岁月静好,他们无怨无悔,负重前行!
供稿:苏丹
修稿:邵冬蕊 马宇轩
发稿:吴艳 鲁燕